1月10日-1月12日,应金沙官网科技处、前沿院及化学与化工学院邀请,浙江大学黄飞鹤教授、吉林大学刘云凌教授、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所陈令新研究员、陕西师范大学刘忠文教授、兰州大学唐瑜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李晓霞研究员、北京大学张文雄教授、南京工业大学管国锋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钟世钧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刘成辉教授、陕西师范大学胡道道教授、南开大学刘育教授、华东理工大学朱为宏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杨贵东教授、厦门大学朱志教授、南开大学彭谦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刘睿教授、中山大学徐峻教授等18位专家做客金沙官网“前沿科学报告”,为学院师生作了线上系列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化工学院副院长仝建波教授主持。
黄飞鹤教授作了题为“基于主客体识别构筑超分子聚合物”的报告。黄飞鹤教授介绍了建立两种新的主客体识别构筑基元;基于主客体识别的高度选择性实现了对超分子聚合物链结构、拓扑结构、聚集态结构的控制;基于主客体识别丰富的环境响应性构建了多种具有多重响应性的超分子聚合物三方面的研究工作。
刘云凌教授作了题为“类分子筛多孔配位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的报告。刘云凌教授介绍了利用分子构筑块法、超分子构筑块法等多元化合成策略,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类分子筛多孔配位聚合物材料。以及通过对有机配体进行功能化修饰,实现了对孔道尺寸和性能的精确调控,在气体吸附分离、手性小分子拆分等领域表现出优异性能。
陈令新研究员作了题为“海岸带生态环境分析、监测技术”的报告。陈令新研究员详细的介绍了利用纳米材料、生物材料和光电磁等探测手段,构建微、纳尺度分析传感界面,深入探索分析监测新原理、新方法和新仪器装置,为海岸带生态环境分析监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刘忠文教授作了题为“双碳与二氧化碳利用”的报告。刘忠文教授介绍了在温室效应与温室气体的基础上,讲述了双碳历史背景、能源利用与双碳、双碳的现状及研究进展等,同时也对合成气转化与二氧化碳利用等进行了介绍。
唐瑜教授作了题为“新型稀土配合物智能发光材料研究”的报告。唐瑜教授详细的介绍了利用配合物的分子设计性和稀土发光特点进行稀土荧光调制研究,建立了分子水平调控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功能新策略,同时实现多维光信息存储和智能生物探针制作等研究。
李晓霞研究员作了题为“大规模ReaxFF MD模拟新方法—平台建立与应用”的报告。李晓霞研究员介绍了课题组在GPU并行与化学信息学分析相结合的大规模反应分子动力学模拟新方法,详细列举了所发展的计算方法在煤/生物质/高分子/含能材料/液体燃料高温热解和氧化反应机理揭示方面的系统应用。
张文雄教授作了题为“白磷选择性断键直接合成有机膦”的报告。张教授介绍了课题组基于配位化学和晶体学设计理念,围绕稀土、主族金属催化剂设计新反应与新策略,发展了一系列白磷直接应用于高附加值有机磷化物的高效合成新方法。
管国锋教授作了题为“稀土改性非贵金属VOCs燃烧催化剂: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 的报告。管国锋教授系统介绍了VOCs的来源、分类、危害与当下治理技术,从催化剂的组成、结构、酸碱度等方面调控催化剂的低温活性详细介绍了课题组在理论基础研究与工业化应用方面取得的研究进展。
钟世钧教授作了题为“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几个环节”的报告。钟世钧教授详细介绍了计算机辅助在药物分子结构设计方面的基本方案与设计研发过程中的四个关键过程。通过列举应用案例展示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重要性和准确性。
刘成辉教授作了题为“单颗粒分析与生物传感”的报告。刘成辉教授介绍课题组在基于单颗粒表面单分子扩散、单分子限域反应等机制的数字式流式定量新方法,构建单微球为载体的生化分析新体系方面的系列研究工作。
胡道道教授作了题为“文物传统工艺的科学认知”的报告。胡道道教授报告从近现代科学研究范式与文物传统工艺的科学认知出发,以桐油提炼为中心详细介绍了课题组针对相关中国传统工艺进行的现代科学探究进展。
刘育教授作了题为“超分子可控组装及生物功能”的报告。刘育教授综述了环糊精、葫芦脲等大环分子对不同客体分子的键合、包结模式;同时也详细介绍了多种具有生物功能的有机超分子组装体的构筑方法以及它们在药物负载,荧(磷)光传感、细胞成像、传递释放以及癌症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性能。
朱为宏教授作了题为“精细化工与产品工程——站在分子水平思考”的报告。朱为宏教授详细的介绍了双稳态光致变色染料新体系、位阻型烯桥光致变色染料体系的构筑及性能,以及这些研究成果在新型光致变色绿色节能玻璃、四维激光编码调控中等相关应用。
杨贵东教授作了题为“太阳能光催化技术在环境与能源应用中的研究进展”的报告。杨贵东教授介绍了基于经典的化学工程理论与方法控制纳米光催化材料的微观结构。详细的介绍了对光催化纳米材料的表面微观区域进行限域调控以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活化和转化效率的相关研究工作。
朱志教授作了题为“基于空间限域的高性能生物传感”的报告。朱志教授主要介绍了催化产气的生物检测新原理,单分子单细胞分析新方法及单分子筛选新方法,高性能的传感器件三方面的工作。
彭谦教授作了题为“有机反应中的动态构象调控:计算机理研究”的报告。彭谦教授的报告主要针对反应机制的“柔”性效应,从几类有机化学的重要反应阐述了基于理论计算的动态构象变化过程的发现对反应机制的影响了。
刘睿教授作了题为“过渡金属Pt/Ir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限幅性能研究”的报告。刘睿教授主要报告了一系列新型金属有机Pt(II)/Ir(III)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
徐峻教授作了题为“深度学习算法辅助药物设计的原理” 的报告。徐峻教授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神经网络的数学和信息学本质、深度神经网络与自然规律的层次性、循环神经网络与自然规律的递归性、双向循环神经网络与自然规律的时空特性、人工智能对药物发现范式演变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疫情期间,化工学院因时制宜进行线上学术交流。这18场云端前沿科学报告给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学术盛宴,拓宽了师生对相关领域的视野,激发了对科研的兴趣,加强了对外交流与合作。
(核稿:仝建波 编辑:王舒婷)